痛風是一種急性關節炎,其發作時疼痛的程度,連吹風都會疼痛難耐,像被針刺一樣,因此稱為「痛風」;其與飲食有極大的關係,也被稱為是「富貴病」;生活在飲食充裕的現在,我們更需要預防痛風的產生,那麼,到底甚麼是痛風呢? 以下來一一解說:
痛風發生的原因
在人的體內,有一種物質叫做嘌呤(英文:Purine),又稱普林 ;其主要是由人體自行合成(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及食物攝取而來:而人體最終會將嘌呤代謝轉換為尿酸,經由尿液排出。
當人體內產生太多的尿酸(百分之七十的痛風患者),或是身體無法有效地把尿酸排出體外時(百分之三十的痛風患者),多餘的尿酸最後形成結晶而推積在血液、組織中,這些結晶形成後,常會聚集成針狀,並在腳指關節、膝蓋、腳裸甚至是手腕、手指頭裡面;造成急性疼痛、發炎症狀。
常見的痛風症狀
痛風常在腳趾(尤其是腳拇指)、膝蓋、腳踝、手腕、手指等,出現紅、腫、熱、痛、症狀; 有的是緩慢出現;有的是在晚間或零晨時,突然發病,疼痛難耐並驚醒,發作之前可能會出現一些徵兆如沒食慾、噁心、嘔吐、情緒變化大等症狀。
預防痛風的飲食計畫
痛風與飲食有很大的相關性,我們有必要從飲食著手預防痛風,以低嘌呤飲食為原則,少吃富含核蛋白質的食物(如: 內臟、海鮮、豆類及肉汁、肉湯等 )而改以含量較低的 蛋類、牛奶、乳製品來獲取蛋白質 。
盡量多喝水,以幫助尿酸的排泄,而 酒類應絕對禁食,因其在體內代謝產生的乳酸,會影響尿酸的排泄,並促 使痛風症的發作;可可、咖啡、茶的代謝產物不會堆積在組織內,適量的 飲用可提高攝水量,加速尿酸的排泄。(參考資料)
結論:
認識痛風後,我們應學著控制飲食,去預防痛風發生;若是不幸得到痛風, 應及早接受醫師檢查 ,並與藥師、醫師討論,接受專業的建議與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