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Eczema)
濕疹是一種發生率極高,容易反覆發作、搔癢難耐的過敏性皮膚病。
濕疹這個疾病,其實定義很廣泛,像是一般常聽到的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富貴手等等,都可以算是濕疹。
△濕疹原因
濕疹是因皮膚發生發炎反應,產生發紅、水腫、瘙癢、組織液滲出、脫屑等。
然而發病的原因卻不一定跟「溼」有關,正確來說,只要是能刺激表皮產生發炎反應的,都算是溼疹的病因。
濕疹可分成接觸性皮膚炎 (contact dermatitis)及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二種也就是所謂的外因性濕疹及內因性濕疹。
接觸性皮膚炎顧名思義是透過外在因子的刺激而誘發過敏反應,例如碰到像是季節交換、花粉、化學物質、清潔劑、化妝品
或者長期暴露於不良環境中反覆地刺激就可能導致皮膚發生發炎反應。
若找不到外在的誘發濕疹原因的話,就要考慮是內因性的濕疹,往往與體質有關。像某些特定體質則與家族遺傳基因有很密切的關係。
異位性皮膚炎多見於幼童開始,常於幾年後自然消失,但又會於成年後因為某些誘因而再次出現。
一般來說,溼疹的發病常常會是由上述多種內外因素交互作用而致。
△治療
口服藥物+藥膏+保濕
在發作期間來說一般會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搭配外用類固醇藥膏為主。
再來最重要的就是加強皮膚的保濕能力。
因為每一次的發炎都會破壞我們皮膚的表皮層,使皮膚乾燥、變厚,所以積極的保濕是相當必要的。
發作期間萬一擦了藥膏還是很癢的話,請記得千萬不要去抓,會越來越嚴重,可以使用沖冷水或是冰敷的方式來舒緩癢的感覺。
若想找出主要病因,最好從溼疹出現的時間、平日生活作息、接觸史、過敏史等多管齊下,來確認病灶與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預防及保健
1.避免刺激性誘因
飲食:
減少攝取寒涼性食物(例如:柑橘類、瓜類、冷飲等)
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例如:炸物、辛辣物、巧克力、咖啡、濃茶、竹筍、花生等)
減少乳製品(例如:牛奶、雞蛋等)
盡量攝取食物的原型,不含太多的化學添加物。
2.定時做好居家環境的打掃及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減少過敏原。
3.選擇不含太多香料添加物的乳液或乳霜(膏)來加強皮膚的保濕度,建議一天可以擦2-3次。
尤其是晚上洗完澡後以及睡前擦,保濕效果會更好噢。
選擇透氣舒適的棉質衣料來減少對於皮膚的摩擦,洗澡時的水溫不宜過熱或時間過久。
4.可以多攝取維他命B群、維他命C及D、益生菌以及魚油來輔助強化肌膚跟免疫系統的健康,調節發炎反應,降低發作頻率。
5.保持正常作息,多運動,適當的釋放壓力都有助於減緩皮膚的發炎狀況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