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jpg女性每次生理期快來的時候,常常身體會有不舒服的反應,連心情都容易低落、敏感,甚至睡不好覺;醫學統計指出,大部分的女性都有「經前症候群」,只是有些人輕微,有些人嚴重到會影響生活,那麼到底甚麼是經前症候群?有辦法減緩症狀嗎?以下來一一解說:

 

何謂經前症候群

       一般月經的週期在23-35天左右,都算正常範圍。從月經來的第1天起算,前面的14天是屬於所謂濾泡期,第14天左右稱為排卵日;1~14天這段期間,一般並不會有經前症候群出現。14天後到下次月經來潮的這段期間,黃體激素開始分泌,稱為黃體期;而在黃體期間,尤其是晚期,就是月經來前7-10天(有些人只有2-3天),女性對身心內外壓力都特別敏感,就容易產生輕重不等的症狀,就是所謂的經前症候群。 

 而經前症候群原因錯綜複雜,目前醫學界也尚未有確定的結論,只推估可能是和黃體激素與雌激素比例失調有關。另外,營養不均衡(高脂肪或糖鹽過多)、維他命B6不足、甲狀腺內分泌失調、鈣質缺乏、身心壓力、睡眠不良、環境污染等,都可能影響經前症候群的表現。

經前症候群症狀

經前綜合症是一個症候群。 也就是經常會同時出現許多症狀 ;目前已確認出200多種不同的症狀,包括頭痛、乳房脹痛、背痛、腹痛、肌肉關節酸痛、體重增加、水腫、噁心、疲勞、失眠、暈眩、性慾改變、食量增加、緊張、易怒、焦慮、沮喪、情緒改變、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都可能發生在經前症候群的婦女。

但上列的症狀也可能是因為其它身體上的疾病所引起,故發病時間便相當重要,若不是週期性的發生,且發生時間是在排卵後及月經前,便要排除經前症候群的可能。為了要正確評估是否為經前症候群,病患可以連續幾個月每日紀錄自己的發病時間和症狀,供醫師做為參考,以便做出正確的診斷。(參考資料

如何減緩經前症候群

減緩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可透過以下5種自然的方法(參考資料)

1.飲食調整:避免高脂肪、太鹹、過甜、及生冷食物。如油炸食品、咖啡、巧克力、糕餅、及冰品類。

2.營養補充:每天可加服1000毫克鈣片及50毫克維他命B6。

3.運動療法:每週至少三次以上,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最佳。

4.身心放鬆法:主要強調壓力管理技巧。各人適合方式不同。例如冥想吐納、指壓按摩、肌肉放鬆法、意像引導法、或生理迴饋訓練等等。

5.每日症狀紀錄表:藉由自我深入了解認識,並利用認知行為技巧,控制身心穩定度。 

結論

大部分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有過經前症候群的經驗,只要透過以上5種自然方法,相信可以有所改善;但若是症狀嚴重,且不適週期性的發生,也可能是因為其它身體上的疾病所引起,這時候就要去給醫生診斷了。最後,記得分享本篇文章造福身邊的女性朋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葉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